小麦一生多磨难!田间管理最关键!

2024-03-26

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分析,2024年春季小麦赤霉病、白粉病、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蚜虫、叶螨、吸浆虫等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。尤其是开春以来,我国黄淮东南部、江淮、江汉、江南等地遭遇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,麦田湿度大,随着气温回升,纹枯病、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有加快扩展蔓延的趋势。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、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,确保小麦丰产丰收,济南中科特制定了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方案。

返青拔节期

以防治条锈病、纹枯病、茎基腐病为重点,挑治蚜虫和叶螨。

抽穗扬花期

以预防赤霉病为主,兼顾锈病、白粉病。

灌浆期

重点防控麦穗蚜、白粉病和叶锈病,提倡综合用药,达到一喷多效。

1、纹枯病

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在小麦近地表的部分形成水渍状病斑,随着病情加重,病斑颜色加深,形成云纹状病斑,后期因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,形成枯白穗,小麦减产严重。小麦后期95%以上的倒伏都是由纹枯病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。在小麦拔节后,症状逐渐明显。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,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、病苗枯死、花秆烂茎、枯株白穗等症状。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纹枯病防治的最佳时期。

2、根腐病

小麦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较重,幼苗受冻后病情会加重。土壤板结、播种时覆土过厚、种子带菌等均可促进苗腐发生。该病症状因气候条件而不同。在干旱、半干旱地区,多引起茎基腐、根腐;多湿地区,除以上症状外,还引起叶斑、茎枯、穗颈枯。

3、茎基腐病

小麦茎基腐病多为小麦茎秆基部出现褐色病斑,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节间,茎秆输导组织不能向上供应植株所需的养分,造成小麦叶片发黄,后期植株折倒、枯死,形成枯白穗。2023年小麦茎基腐病全国大爆发,危害程度大,白穗形成时间早,对比往年每亩地减产300-400斤/亩。

4、赤霉病

小麦赤霉病俗称“烂麦头”,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。赤霉菌侵染小麦小穗后,当空气中湿度大时,在病斑处会产生红色的霉层。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,主要引起苗枯、茎基腐、秆腐和穗腐,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。会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。还会引起小麦出现白穗,降低千粒重,影响产量。携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粒里含有毒素,可引起人、畜中毒,发生呕吐、腹痛、头昏等现象。最适合喷药的时期是小麦的齐穗期至盛花期。

5、白粉病

小麦白粉病是一种气传病害。危害部位以叶片和叶鞘为主,病害严重时也可危害茎秆和穗部。发病初期,叶面出现很小的1~2mm的白色霉点,然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白色霉斑。霉斑上面有一层白粉,遇风吹或外力随风飘散。后期,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,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。防治小麦白粉病,宜早不宜晚,在发病初期用药较好,之后再用,效果不太好。 

6、锈病


小麦锈病分条锈病、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。是一种气传病害。条锈病和叶锈病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叶片;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,也为害叶片和穗部。群众形象的区分3种锈病说:“条锈成行,叶锈乱,秆锈成个大红斑”。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是:受侵染叶片或茎秆上出现:鲜黄色、红褐色或褐色的夏孢子堆,后期病部生成黑色的孢子堆。该病危害小麦会影响它的发育和灌浆,使麦粒秕瘦,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。

7、蚜虫

小麦蚜虫常群居于小麦叶片、茎秆、穗部吸取汁液。被害处,初呈黄色小斑,后为条斑,枯萎、整株变枯至死。 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,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、传导。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,形成秕粒,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。因其具有个体小、数量多、繁殖快等特点,一般药剂难以起到完全杀灭效果,严重情况下造成植株整株枯萎甚至死亡

8、麦蜘蛛


麦蜘蛛,因其虫体小、发生早且繁殖快,易被忽视。叶片受害后先出现白斑,受害叶片卷缩,变黄色或红褐色;受害植株矮小,穗小粒轻,结实率降低;受害严重时不能抽穗,植株枯干而死。

中科翠米--小麦高产技术集成方案

一、方案组成:

二、规格:

三、翠米方案的优势:


四、翠米方案的用法:

1、第一遍:拔节期前使用,可有效促进小麦分蘖;小麦根系发达、茎秆粗壮、叶片肥厚浓绿;抗寒抗旱;并可预防小麦纹枯病、红蜘蛛的发生;

2、第二遍:扬花期前使用,可有效促进小麦分蘖扬花成穗;小麦青枝蜡杆不早衰,孕穗大、籽粒饱满;并可有效预防小麦赤霉、白粉、锈病及小麦蚜虫的发生。

3、如错过最佳使用期,仍有显著的防病、治虫、增产效果。

 根据发展趋势看,丙硫菌唑.戊唑醇在小麦病害防治方面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品种。因此济南中科于3月初推出新杀菌剂:英欣--40%丙硫菌唑·戊唑醇在怀远县、宿州市、临泉县、凤台县推广应用的实践证明,英欣是小麦赤霉病等病害防治的超高效药剂,在小麦赤霉病、锈病、白粉病等病害防治效果、提质增产及降毒素作用上,其应用价值已充分显著.....

英欣---40%丙硫菌唑.戊唑醇

剂型:悬浮剂 SC

登记作物:小麦白粉病/赤霉病/锈病

规格: 10g/40g/100g/400g/1000g

英欣的优势 

一、丙硫菌唑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前体羊毛甾醇14位脱甲基化作用而起效,具有杀菌广谱,保护、治疗和铲除的作用。 丙硫菌唑引入硫酮结构,与麦角甾醇合成酶结合。

二、戊唑醇是第五代三唑类杀菌剂,通过抑制病原真菌麦角甾醇的合成杀灭病菌。丙硫菌唑与戊唑醇复配,可有效减缓病害抗性的发生,不仅对真菌病害有优异的防治效果,同时可兼治土传病害。

三、施药后,药液能从着药点快速传导到作物的各个组织,并能在植株内长期贮存,避免病菌侵入。

四、 丙硫菌唑的另一特性是保绿增产,提高作物的叶绿素含量,提升作物光合作用和运转效率的能力,对功能叶的衰老有很好的延缓作用。

小麦赤霉病以及白粉病、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三大病害,这些病害一旦发生,可引起小麦大幅减产,甚至颗粒无收。尤其是小麦赤霉病发生后,呕吐毒素(DON)显著提高,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
英欣在大田上的应用技术——小麦

分蘖至拔节前:是防治小麦纹枯病、赤霉病、茎基腐病以及壮苗、增产的关键时期,建议使用英欣40g/亩喷雾。

孕穗期至灌浆前,是赤霉病、白粉病、锈病的高发期,建议使用英欣40g/亩喷雾,如病害发生严重,可适当加大用量。

联系我们

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西路868号山东创意产业园33-1号楼2106室

400-616-6697

zk@jnzkgreen.net

网站指南

首页

关于我们

产品中心

植保窗口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产品中心

阿维系列产品

甲维盐系列产品

杀螨系列产品

常规杀虫剂类

杀菌系列产品

助剂调节剂类

优农微生物

扫一扫查看手机站

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15668号 战略合作:共赢传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