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3-08
冬小麦已开始进入返青期,正是加强田间管理、促进苗情转化、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。
目前,主产区土壤底墒总体较好,苗情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,但部分地区存在苗情长势不平衡、病虫草害基数大、冻害发生等不利因素,初春天气不确定性也较大。
针对当前冬小麦苗情长势和气候特点,春季田间管理要重点抓好“一促(促弱转壮)、两控(控旺长、控病虫)、三防(防冻害、防干旱、防干热风)”,夯实夏粮丰收基础。
抓好田间管理:
去年秋播以来,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、热量充足,土壤墒情适宜,播种质量高,出苗质量好,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形成冬前壮苗,越冬期苗情好于上年和常年。但部分地区受秋季连阴雨的影响,前茬作物收获推迟,小麦播期拉长,加之出苗后气温偏高,旺苗弱苗并存;部分抢墒播种的麦田出现旱情;小麦条锈病存在潜在的重度流行风险,部分地块茎基腐病、纹枯病等病害发生较重,杂草发生密度较大。
春季田管重点是:强化分类指导,科学肥水运筹,促弱苗早发增蘖、稳壮苗生长保蘖、控旺苗过多分蘖,构建合理群体;突出防灾减灾,防控病虫草害,力夺夏粮丰收。
一是镇压划锄,提温保墒。开春后进行麦田镇压,以踏实土壤,促根生长。及时划锄,破除板结,改善土壤通透条件,消灭杂草;弱苗浅中耕增温促长,旺苗深中耕控长。
二是分类管理,肥水调控。对地力水平一般的一二类苗,起身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,促苗稳健生长,提高分蘖成穗率,培育壮秆大穗。对地力水平较高的一二类苗,前控后促,拔节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,促穗大粒多。对晚播弱苗,控制早春浇水,以免降低地温而影响麦苗生长,返青期趁墒追施氮肥,促苗早发快长,促弱转壮。对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,在镇压和喷施化控剂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,将追肥浇水时期推迟到拔节中后期,控制群体旺长。
三是防控病虫,化学除草。加强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,做好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麦蜘蛛、蚜虫等病虫害综合防治,选用对路药剂,早防早治,统防统治。对冬前没有化除的麦田,根据田间杂草种类、草相,选择适宜除草剂,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化除,以免发生药害。
四是防控冻害,控旺防倒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在寒流来临前及时灌水,以改善土壤墒情,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,减小地面温度变幅,减轻冻害发生。冻害发生后,应及时采取追肥等补救措施,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。对长势偏旺的麦田,要及时采取深中耕、镇压、化控等措施,保苗稳健生长,为预防后期倒伏打好基础。
重防小麦条锈病发生:
近日,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《2021年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全国发生趋势预报》。预计2021年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,全国发生面积14.28亿亩次,同比增加17.5%。其中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生产构成安全风险,尤其要重点防范。
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面积最广,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性的气传叶部病害之一,引起植株叶片早衰,灌浆不良,籽粒秕瘦,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。流行年份可减产20%-30%,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,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。
防治小麦条锈病,要坚持“发现一点,防治一片”的防治策略。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,蔓延很快,如果防治不及时,就会快速扩散,影响防治效果。
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、烯唑醇、戊唑醇、氟环唑、已唑醇、丙环唑、醚菌酯、吡唑醚菌酯、烯肟·戊唑醇等。
中科推荐用药:
翠米(40%氟环唑·噻呋酰胺SC)
——防病治病又增产,穗大粒饱金灿灿
产品优势:独有配方,活性更高,具有很好的保护、治疗和铲除的作用,持效期长,壮苗增产,改善品质。
用法用量:在病害发生初期,用翠米(50%的噻呋氟环唑)16g/亩进行喷施,隔10-15天后再施药一次,可有效防治、预防小麦锈病(条锈病、叶锈病、秆锈病)。
济南中科“麦金灿”套餐
——用了中科“麦金灿” 穗大粒饱金灿灿
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15668号 战略合作:共赢传媒